保护伞没了,他还能在NBA撑多久? 环球热推荐
2023-02-02 16:21:42
来源:后厂村体工队
(相关资料图)
去年感恩节刚过不久,44岁的律师凯莉-康伦来到纽约无线电城音乐厅参加女儿的演出活动,但却被安保人员拦在了入口,原因很简单:因为她的律所正在与音乐厅老板詹姆斯-多兰打官司。在多兰的命令下,所有和他名下公司存在诉讼关系的律所及律师一律不准进入他所拥有的场馆,哪怕其中许多人并没有直接参与诉讼,甚至已经离职。
于是上了黑名单的凯莉只能在音乐厅外干等。事后她的律所选择正面刚,直接起诉了多兰。
詹姆斯-多兰
一开始,这件事只引来了部分自媒体(比如脱离ESPN单飞的资深记者伊桑-斯特劳斯)的关注,但事件很快向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了——因为多兰在执行自己发布的禁令时,在所有他拥有的场馆里都用到了人脸识别技术,包括无线电城音乐厅以及尼克斯主场麦迪逊广场花园——官方说法是为了保障安全,但如今大家才发现,原来这项技术还可以帮助隐藏在摄像头之后的多兰针对性地寻找他所认为的“敌人”,并对他们施加他所认为“合理”的惩罚。
显然,多兰这么搞是有问题的,但起诉多兰的律师团很快发现自己低估了事情的困难程度——在同行发明的种种法条和法律援助的帮助下,多兰几乎可以为所欲为,而律师团自己却只能被捆在原地动惮不得。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们只能援引1941年通过的一项法案来攻击多兰:这是一条旨在保护戏剧/电影评论自由的条款,规定剧院不能因为有人写文章打差评就肆意拉清单报复。但若以此条款作为诉讼依据,就算胜诉也无法撤除场馆的人脸识别摄像头。